返回 第一百零四章 钟山风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城的路途比去时更加艰难。

从那小屋出来雪下得大了起来,还夹着细雨,路上虽然没有明显的积雪,但已经有点起滑。

路边的野草沾了些没有滴落的雪籽,零星的显露出淡淡的白色。

两个人在湿冷的空气中,整整等了一个小时,才坐上回程的公交车。

到了城里,街上已是灯火灿烂。

回到住地,李干事急忙去打电话。

回来时一脸喜色。

“抓牢了,那边抓牢了!”

“去,小张,买只烤鸭来!”

他手里已经捏了几张纸币,用力递到我手上。

我一路小跑,买了一只烤鸭、一瓶二锅头、一听烤夫罐头回来。

他平时话不多,两杯酒落肚,话甲子打开,两个人无所不谈。

他已经37岁了,大了我一轮还多,从公安转过来还是个正排职的干事。

捕过鱼,做过养殖,苦活累话都干过。

现在他把老婆也从旦门老家带到爵溪,与亲戚合伙开了家针纺厂,产品通过上海亲戚开始转销去国外。

他非常自足。

“你很聪明,再去考一下。”

“现在政策好,你这样经受过各种锻练,回去也能赚到钱。”

他不停的鼓励我。

那晚睡得特别好。

第二天我们还留在南京没有回,身上已经没有任务压力,就是游玩。

两个人没做任何选择,经直去了位于紫金山的中山陵。

凭着我俩穿的武警警服,管门的没收我们的门票。

我望着入口处牌楼上“博爱”两个字思索了好久,仿佛多看一会能把那两个字刻划到心里去。

在门楼那里,我弯身仰望刻着“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葬总理孙先生于此”那块玉石丰碑,似乎看到了天际线,有一种一碑冲天的敬仰感。

后来我在舟山边防时,根据那一瞬间的切身感受,在建党70周年诗歌创作征集活动中,写了一首题为《纪念碑》的诗:

“再没有更高的山峰了,矗立在这里!

千年的功勋,悲壮的故事,稳住中国的重心。…”

那一阶一阶向上沿伸的洁白色阶梯是我这辈子走过的最高贵的路程,忍不住留了好几张照片。

在墓室,我在心底反复默念国父的遗言:

“革命尚末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心中百感交结,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由然而生。

南京钟山(紫金山系钟山的其中一座峰陵)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永远是一樽坚韧不拔的丰碑。

时隔20年,我担任浙江公安边防总队江苏接兵团政委,再赴南京。

和我当年差不多年纪的司机问我:

“首长!去哪里?”

“中山陵!”

我还想去默念一遍那句遗言。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