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讨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睿华屋里事儿不多,紫苏过来就管起院子里的大小琐事,因是夫人指派过来的,年纪也刚好合适,大伙都知道她的未来八九不离十就是姨娘,大房人丁单薄,若是有了孩子,身份自然贵重一些。

她不说安静茹也乐的装糊涂,真到了那时候,不是自己人不好拿捏,自然不会考虑她。"你今年多大了?"

紫苏道:"和品菊、品绣一般岁数,今年虚岁十八了。"

安静茹一听,吃惊地扭头瞥了她一眼,"看不出来,我瞧着你才十五六岁的光景。"

紫苏听了很高兴,"奴婢下个月就满十七了。"

安静茹便问起她家里还有什么人,是不是京城本地人,紫苏是被家人抛弃的孤儿,不知道还有没有亲人在世上,安静茹嘘嘘不已,想到前世的自己同样是孤儿的经历,忍不住暗自伤魂。

紫苏不知她心里在想什么,只觉她神情阴霾,心里禁不住打鼓。她原是看不起安静茹的出身,心里也怨怼安静茹的丫头使诈让她闹肚子,若不是后厨廖大娘来探望她劝了她几句,她真打算撒手不管。又见这两天,即便没有她,屋里的事儿一样条理分明,安静茹陪嫁的三个人是比较厉害,可若是主子不厉害,又怎么能调教出厉害的奴婢?

她左思右想,想到自己已经不小了,没两年可耗的,少不得主动站出来。

紫苏心烦意乱,安静茹从沉思中回过神,忽地扭头问赵嬷嬷:"我记着陪房李家的大儿子今年二十一了,你可知他说亲没?"

紫苏一颗心提到了嗓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赵嬷嬷,赵嬷嬷敛了眉目,恭恭敬敬笑道:"还没呢,夫人的意思是李家和陈家已经是姑奶奶的人,要姑奶奶做主,他们会记住姑奶奶的恩情。"

说完还故意看了紫苏一眼,紫苏脸色瞬间苍白一片,耳膜嗡嗡作响,竟不知安静茹是什么时候去了隔壁。

等她回过神赶出门的时候,安静茹已经准备去给姜氏请安。紫苏顿时醒悟,她虽然在三爷屋里,可终究是夫人的人,哪里就由得三奶奶做主?三奶奶出身不高,她的陪房还不知是怎么样粗鲁的人呢!

心里权衡一番,无需安静茹叫她,她自己就跟在后面。

安静茹望着吐白的天际,希望姜氏还是昨天的态度。紫苏不聪明,不是她身边人,又不能立刻打发了,只能让她断了念想,安静茹实在不想防着二房的同时,还要防着身边的人。最主要,想到韩睿华可能抱着别的女人,她心里就膈应地厉害。

婚前的女人可以不在于,婚后出现的女人,要说不在乎那绝对是假话。要不哪里会出现争风吃醋这个词?

还有沈姑娘,如果二房不怕丢脸硬塞过来怎么办?现在的情形来看,姜氏并没有打算和二房撕破脸皮,即便不高兴也不会在面上发作。

安静茹伺候姜氏吃了饭,姜氏瞧着她一脸倦怠,淡淡吩咐她回去歇着,中午不必过来立规矩。安静茹立刻笑着表示不累,姜氏没有坚持,恰好金嬷嬷领着管事婆子进来商议春耕的事儿。

姜氏倒是不忌讳什么,让安静茹哄着晨哥儿,她则打起精神吩咐了一些事。安静茹注意到姜氏虽然话不多,却对农事非常了解,心下佩服不已。倒是原本打算请教的金嬷嬷,却只字不言,只是洗耳恭听。

既说到这里,安静茹寻了个空隙,恭恭敬敬请教姜氏,又条理分明地将自己庄子上的地形等情况说了一遍。

姜氏道:"坡地自然要种一些耐烦的,山下的良田却要防着夏季雨水多,着人挖一些排水沟,山上原就有些果树,先看看收成如何,若是不错也没必要换成其他的..."

安静茹认真听完,点点头道:"儿媳跟来的陪房都是南方人,不熟悉京城的农事,儿媳愚昧也不知南方和北方到底有什么差异。"

姜氏看了安静茹一眼,倒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知道南北气候差异。

安静茹却被姜氏这一眼看的发虚,不知道姜氏会不会多心,原还打算叫自己的人跟着姜氏的人学学,这要求到底没敢提出来。

她小心翼翼的态度,姜氏很满意,破天荒地主动提出来,让安静茹的人跟着去学学,又吩咐管事婆娘,"回去告诉你们家的,种子一并买了,买的多价格也便宜。"

众人皆是一愣,安静茹怔了怔才回神,忙福福身谢过姜氏,姜氏不咸不淡地道:"既然是你自己的陪嫁,你就好好打理着,自己手里总要有些东西。"又说种子的钱自己出。

安静茹千谢万谢,十分狗腿地说了一些话,姜氏面无表情,"嗯"了一声,就叫安静茹下去通知她自己的人去什么地方寻受了姜氏嘱托的管事婆子。

从荣景园出来,赵嬷嬷擦了一把冷汗,"姑奶奶您也太轻率了。"

春香却笑道:"大夫人也并非面上瞧着那么不近人情。"

安静茹暗地里也抹了一把冷汗,预备说这话的时候,她就琢磨了一番,如果姜氏只是淡淡的不愿多说,便没有培养她的意思,如果愿意多说那就不一样了。再说她自己先漏了底,嫁妆也就那么多,以后或要扩展,都有账册,姜氏自己的人与她的人打了交到,不难知道具体的。

姜氏多疑,要让她相信自己,就只能用行动表示。其实,安静茹有时候也觉得姜氏很可怜,丈夫那么个情形,孙子还那样小。就现在的情形,她不相信二房,不相信三房,只能试着相信韩睿华和安静茹。(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