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8章 天子有恙(3)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静茹便知,王妃问的是太夫人对姜氏和大老爷的态度。王妃仿佛放了心,笑起来,不等姜氏和安静茹说,就说起来韩睿华的事儿来,"督察府也不错,虽然是从六品开始,但只要考评好,比其他地方快些。"

做文官,做到最好的去处就是内阁大臣,内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一直留守翰林的,另一个是从其他各处历练到一定的资历就去的。但前提必须是翰林出来的庶吉士,韩家发迹后,大老爷若不是那样,也能做到内阁。而如今就望着韩睿华。不过内阁大臣的品级不算高,属正四品官,因此内阁大臣也任其他要紧的职务。

即便是韩家这种功勋世家,要入内阁,也须得两榜进士出身。

翰林院的庶吉士,在翰林实习三年,要么派往地方任职地方官,要么就派往六部从基层做起,但从七品开始的居多,再一年一年地熬资历,三年一评得了优的升迁。韩睿华从六品开始,且在京城,已经是个不错的开头。

姜氏道:"你要养身子,却还要你操这些心。"

王妃笑道:"我倒没怎么操心,是王爷在前面打点。且,三弟自己也努力,这一次考评,他的成绩本来就靠前。"

但还是在这一批人中算是好的了,朝中启用新人,也不敢太放手叫这些新人去要紧的地方,不过却都是有实权的,不像安静茹的父亲,就领着朝廷的俸禄,做着跑跑腿的事儿。

姜氏和王妃说话,安静茹一般不会插嘴,就听着她们说。但韩睿华的事儿,安静茹还是福福身替韩睿华谢过王妃,王妃笑着虚扶一把,姜氏问道:"王爷可在府里?"

王妃本来还高兴的面容,多了几分忧心,低声道:"昨儿一早出门,今儿还没回来,宫里来的消息称,圣上龙体抱恙。"

姜氏一惊,随即掩饰了情绪,示意王妃别说了。王妃也闭口不提,只是脸上的忧思却没淡下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姜氏说起其他的话,又转述太夫人交代的话,王妃皆有些心不在焉,只是点头应着。安静茹不知是不是她们有话要单独说,寻了借口被洪嬷嬷领着出来,安排在上次来时回避的屋里。

不多时,赵嬷嬷被人领着进来伺候,就听到外头有女官说话声传来:"...韩家大夫人在里头。"

另一个说话声万种风情,巧笑嫣然道:"既然如此,我就不进去了。"

那声音是徐侧妃,"我也要好好儿回去养着。"说着叫人扶着走了。洪嬷嬷盯着她婀娜多姿的背影,气得咬牙。

就连端茶进来的女官,也来不及掩饰脸上的情绪,显得有些愤愤不平。徐侧妃说是侧妃,论起来也不过是个侧室,这院子里大伙都小心谨慎,不发出一点儿声音,她却那么大声说话,语气还很挑衅。

安静茹蹙蹙眉头,却也不敢打听王府内宅的事儿。

在正屋里的姜氏,脸色凝重,王妃却释然,扬起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我倒也不惧她什么,她那身子本来已经不适合生育,如今便是怀上了,也没什么好怕的。"

可若是她肚子里的孩子在王妃这里出了事儿,就不好说了。姜氏神情凝重,问道:"几个月了?"

王妃道:"说是有两个月了,如今还看不出来。"

"你不是说她..."

"她自己找民医吃药,终究是怎么怀上的,我也不清楚。"

"头三个月最是要紧,她既然怀上了,就该在屋里养着,没事儿别出来走动才好。"

王妃道:"我是早免了她请安,叫她好好养着,不过她不听劝,每天都来,王爷这两日稍显忙碌,她才没来了,今儿大概是知道母亲来了,才又跑过来的。"

姜氏气得咬牙,徐家手握兵权,韩家纵然是国公府邸,又能如何?且大房偏偏无人。

王妃仿佛知道姜氏在想什么,轻笑道:"她性子是张狂了一些,可如今也只有忍着她了。母亲放心,好几年我都忍过来了,不会急于一时。"

姜氏怜惜地拍了拍王妃的手,忍不住旧话重提,当初先帝赐婚,对韩家来说,那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也因此姜氏在太夫人跟前还能说一两句话。可谁知道,女儿嫁给庄亲王后,却从来就没顺过,好在庄亲王言行身正,对王妃多有眷顾。

"如今,就盼着你肚子里这个是位世子才好,这样便是徐侧妃生了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姜氏说着又劝王妃好好养胎,母女续了半天的话。

到了午时,安静茹和姜氏被安排在侧厅用饭,饭后便去拜别王妃。王妃要养胎,她这个做母亲也不能打搅太久。王妃深知姜氏的用意,即便不舍得,也只好命洪嬷嬷好生送她们出来。

回到韩国公府,又开始下雨了,姜氏直接叫安静茹回去歇着,就去里间和大老爷说话。望着厚重黑沉的天空,总有不好的预感爬上心头,也许是天气的缘故,安静茹回到屋里。

品翠和夏香立马迎上来,"三奶奶,您总算回来了。您和夫人走了不久,二夫人那边就派人过来传话,叫三奶奶过去呢!"

安静茹忙问什么事儿,品翠道:"据说是太夫人庄子上的人来了,太夫人不是叫三奶奶为二夫人分忧么?今儿凉快,二夫人身子好些了,大概是预备将庄子上的事儿交给三奶奶吧。"

总不会急于这一时吧?况且昨儿下那么大的雨,太夫人的庄子在城外,但也是道路泥泞,况且,时候已经不早了,这雨又下了起来。(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