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浮云千载空悠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菊年自醒来之后便有些神思恍惚,李群喊了她两声,她才回过神来。

“怎么了?”沈菊年怔怔问道。

李群重复了一遍,“我问你身体会不会有不适感?”

沈菊年微笑着摇了摇头,“不会,很好。”

言不由衷。

李群心想。

昨天从丹室出来之后,掌门和三位长老便都各自关在屋里没有出门,而回忆当时在丹室里看到他们的神色,似乎元气受损不少。李群本想向掌门师尊问问沈菊年的身体状况,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沈菊年明显有事瞒着他。

难道伐脉洗髓失败了?

李群心里有些不安,但仔细看去,也不太像,因为沈菊年身上的气息明显强了许多,而且如果伐脉洗髓真的出现问题,几位长老也不会瞒着他才是。

“菊年,我明日便打算下山,回青州一趟,将事情彻底解决后再回来接你。”

沈菊年闻言点了点头,“好啊,都听你的。”

心不在焉。

李群微有些不悦,但面上没有表露出来,也是他平日里冷漠惯了,高不高兴都是一样表情,不怪别人看不出来。

“你什么时候回来?”沈菊年似是想到了什么,突然抬头问道。

“快则半月,迟则一月,我会尽快回来的。”李群答道。

沈菊年心里估计了一番,几位长老大概也要半个多月才能恢复元气,“那你万事小心。如果回金陵的话,帮我探听一下娉婷的近况。”

见沈菊年还是对无关人等这么上心,被忽略的李群不太高兴地皱皱眉,淡淡道:“知道了。”

沈菊年这才发现李群的异样,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

她最近才发现,李群这人实在有些小心眼,连天宝和娉婷的醋都要吃,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辞官之后,我们先去一趟四川。”李群说道,脸上神色有些不自然,“师尊说的没错,于情于理,我们该去见见父亲。”

沈菊年眨了眨眼,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李群所指,脸上又没出息地红了。原来是见家长啊……

她还没什么心理准备呢。她自己已经没有了家,但李群还是有父亲的,那个父亲虽说间接害死了他的母亲,但血缘关系仍在。从掌门师尊几次让李群善待李凌这件事看来,他对李凌的看法并不差。

李群和李凌之间说不上有什么父子之情,回去看看,也不过是因为一句“于情于理”。父子人伦,并非能够轻易撇清关系的。

只不过,他这么自顾自地说“我们”,是不是有点太忽略她的感受了?

沈菊年睁大了眼睛盯着李群看,看得他也不自在地干咳了一声,移开眼说:“你虽戴孝在身,孝期未满,成亲之事不过礼节而已,推迟无妨,只要我们在一起便足够了。”

在一起啊……

沈菊年心跳得有些快,不自觉地又开始神游八方。

到底还是有些不真实感,从爱情到婚姻,这跨度也就临门一步,但走得着实有些艰难。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将来她还会有自己的家庭,这个角色转换得太快了,她有些措手不及。

李群见沈菊年神情恍惚,似乎有些忧虑,大致猜到她心中所想,便开口安慰道:“我们只是回去见一面,你若不喜欢,我们坐坐便走。”

沈菊年笑了笑,道:“到时候再说吧,我担心的不是这件事。”

李群讶异道:“不然你还在担心什么?”

沈菊年笑而不语。

李群不多日便离了云都山,应承了会尽快回来。沈菊年送他到山下,回来的时候在山门口遇到了清央师叔,这师叔脸上神情莫名地有些凝重,看得沈菊年心上一紧,怕是被他发现了什么。

“陪我走一走。”清央师叔说了这句话,便率先转身朝思过崖方向走去。

沈菊年默默尾随。清央师叔这人,不正经的时候招人恨,一旦正经起来,又让人蓦地心生敬畏。

“今天早上,我去见过掌门师尊。”清央师叔一说出这话,沈菊年便知,他是全知道了。

“你们两个,实在是个大麻烦。”清央师叔叹了口气。

沈菊年淡淡一笑道:“我只是觉得,作为当事人,我有权知道真相。蛊王既然属我所有,那我有权决定留用,或者赠人。”

在山崖边一块巨石上盘腿坐下,清央师叔看着沈菊年说:“你知道审言是为了蛊王和三清悟心诀接近你,心里没有怨言吗?”

“说不上是为了蛊王和三清悟心诀,毕竟当时他也不知道玉镯中藏着的是蛊王,而三清悟心诀可以压制火蚕毒。即便是后来知道了,他也不曾动过据为己有的心思。一开始是为什么接近我,那已经不重要了。何必事事都分得那么清楚,能够糊涂的时候,不妨糊涂一点。”沈菊年微笑着说。清央师叔怔了片刻,方笑道:“你最后这句话深得我心。”又道,“但你放弃了伐脉洗髓,将蛊王留给审言,日后他知道了,非但不会感激,反而会怪你。”

“只当是我比较自私,如果十年后还没有找到解救之法,我不能想象从今以后要如何独自生活。”沈菊年扬起嘴角,微笑道,“再说,我也未必会有生命危险,如今我自废了三清悟心诀,打通任督二脉,只要不再修炼纯阴真气,以往的病症大概也不会再出现了,或许还能活个百八十年。”

清央师叔知道她是在安慰自己,也是在安慰他,只有无奈叹气。根在骨中,岂是如此容易根治?掌门连同几位长老合力为她打通任督二脉,废了她一身真气,虽然叹一声可惜,但也只有这种方法有可能暂时稳住她的元气。

“等审言回来,清除了火蚕余毒,你们大概就要离开了吧。”清央师叔道,“到了四川,记得上蜀山一趟。”

“蜀山?”沈菊年不解。

清央师叔解释道:“百年前,蜀山派与我云都门同为修道门中翘楚,只是这几十年来江河日下,如今大概已经没什么弟子了,但门中仍有不少珍贵典籍,二师兄所得的三清悟心诀,当年在蜀山三大镇山之宝排第三,在江湖上出现时,引起多方争逐。但如我们这般的门派,是不会修炼其他门派的典籍的,只是二师兄生性要强,便被人教唆着结党争抢,引起江湖仇杀,最后亲友俱亡,只得一本无用典籍,值得吗?”说起往事,清央师叔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不以为然和伤感。“人活一生,重在深度,不在长度,掌门师尊常对我们这样说,可惜二师兄总是听不进去。他那时是云都门最有天赋的弟子,师尊对他寄予厚望,谁知道他却是最先离开的一个……”清央师叔叹了口气,沉默了下来,一时之间,只听得崖下的风凛凛刮过。

沈菊年第一次听人说起刘晋铭的往事,事实和自己猜测的差不多,但真听到时,仍是忍不住心上沉重压抑。

“算了……”清央师叔抬头笑了笑,“这些事都过去了,你听过也就算了,别往心上去,也别跟其他人说,只要记得有时间的话,上蜀山一趟。”

沈菊年默默记下了,点了点头,目送清央师叔离开。

清央师叔走到一半,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停下脚步,转回头道:“对了,你可不可以把沈天宝留下来?”

沈菊年一怔,抬头看向他。“为什么?”

清央师叔笑道:“我很看好这个孩子,准备亲自带他。”

沈菊年立即戒备了起来,“不行!”察觉到自己口气不善,又放轻了声音道:“天宝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能把他留在云都门。”尤其是留在你身边。清央师叔把天宝教得太“聪明”了。

清央师叔徐徐劝道:“天宝年纪还小,跟着你们东奔西走也不是个办法。不如等你们到了四川,确定是留下还是另寻地方定居之后,再派人送个信来,到时我再让人送天宝过去。”

清央师叔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沈菊年还是说:“这件事还是问问天宝吧,其实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路南下既然不赶时间,带着天宝长长见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清央师叔诧异地挑挑眉,“我本是担心这个虎头虎脑的傻小子妨碍了你们新婚夫妇交流感情,看样子倒是我多事了?”

沈菊年闻言脸上一红,轻哼一声别过脸,低声道:“多谢师叔关心了!”

清央师叔摸摸鼻子苦笑,摆摆手道:“也罢也罢,既然你不领情你那就算了。或者等以后你们自己也有了孩子,再一并送上山来让我调教……”

沈菊年一呛,脸上红得更厉害。

清央师叔不愧是清央师叔,总是能一本正经地说不正经的话。

她和审言的孩子?

沈菊年脸上发烫,心里却蓦地有些发凉。

会有吗?

这未来的事,真如眼前的云海,似乎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边,看得见,触摸不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添加到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相关推荐